本报记者韩昱大牛配资网
7月17日,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四期)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五期)上市交易,总计规模为1230亿元。记者注意到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过半。
具体看,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.3万亿元,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。截至7月18日,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6780亿元,发行进度达到52%。与此同时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时间为4月24日,相较2024年首发时间(5月17日)提前了近一个月。
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张依群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牛配资网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符合市场预期,在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,并呈现两个主要特点,一是发行进度快,二是单次发行规模大。
“当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过半,资金使用效率较高,体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。”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已发行的67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涵盖20年期、30年期和50年期,为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项目提供及时资金支持。
以季度为维度看,二季度我国共发行9期超长期特别国债,规模共计5550亿元。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最新发行安排显示,三季度,我国将发行11期超长期特别国债,其中7月份计划发行3期,8月份、9月份均有4期待发行。
展开剩余44%张依群表示,三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还会保持较快增长。一是要抢抓重要投资发展的时间节点,让更多资金发挥支撑效应;二是要形成投资连续增量,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能够尽早起效,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;三是要拉动消费增长,强化投资供给,扩大有效需求,实现经济良性循环。
郭一鸣认为,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当前经济有多方面助益。从投资角度看,其为“两重”项目建设提供大量资金,推动基础设施、战略产业发展,带动上下游产业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;从消费角度看,加大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,直接激发居民消费;从产业结构角度看,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优化经济结构,为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张依群表示,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方面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增量,达到稳经济、稳增长的长期功效;另一方面,其也助力稳定就业、保障基本民生大牛配资网,以投资扩大就业需求,有效扩充就业岗位。同时,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还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预期,成为调结构、促发展的强大助力,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。这为下半年及今后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。
发布于:北京市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